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地貌信息熵计算方法和涵义讨论的基础上,计算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面积大于100 km2各流域的地貌信息熵值,进而分析了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的地貌演化阶段.得出以下结论:该区地貌演化处于壮年期和老年期的过渡阶段;各流域坡面形状多为下凹形为主,但山地整体的坡面形状近于直线形.
推荐文章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东部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与趋势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量
趋势系数
豫西中部山地地貌演化阶段的信息熵判定
豫西中部山地
地貌演化阶段
信息熵
坡面形状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中东部近50 a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
气温变化率
趋势系数
气温突变
祁连山北麓地貌信息熵与山体演化阶段分析
地貌演化
侵蚀旋回
地貌信息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地貌演化阶段的信息熵判定
来源期刊 地理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 地貌演化阶段 信息熵 坡面形状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3-676
页数 4页 分类号 P931
字数 35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690.2002.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管华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17 119 7.0 10.0
2 高更和 南阳师范学院地理系 19 281 7.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95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秦岭-黄淮平原交界带
地貌演化阶段
信息熵
坡面形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科学
月刊
1000-0690
22-1124/P
16开
长春市高新北区盛北大街4888号
8-31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4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263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