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放射性骨损伤(RBI)愈合能力降低的机制.方法 60Coγ射线15Gy单次照射并致兔右胫骨骨折,以半环槽氏外固定器固定,未照射组为对照组.术后3d、1、3、6、12、24周通过组织学、血流量测定及免疫组化(BMP与TGF-β1)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骨折愈合较对照组晚12~16周,且骨折端血流量明显降低;BMP与TGF-β1的表达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RBI愈合能力下降的原因是骨组织血运障碍与抑制BMP与TGF-β1的综合作用.
推荐文章
放射性骨丢失机制与防护研究进展
电离辐射
骨丢失
骨组织细胞
辐射防护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骨缺损修复实验中的研究
羟基磷灰石
纳米
人工骨
骨缺损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骨质疏松性骨损伤愈合过程中细胞生长因子的动态表达
骨质疏松
骨和骨组织
创伤和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β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疾病模型,动物大鼠
Wistar
放射性肠损伤研究现状
放射性肠损伤
发病机制
临床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放射性骨损伤愈合能力降低机制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肿瘤防治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放射性骨损伤 愈合 血流量 BMP TGF-β1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3-38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818.74
字数 278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71/j.issn.1000-8578.2002.05.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艳玲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肿瘤科 49 320 11.0 15.0
2 梁后杰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肿瘤科 197 911 14.0 18.0
3 李建福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骨科 20 101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放射性骨损伤
愈合
血流量
BMP
TGF-β1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肿瘤防治研究
月刊
1000-8578
42-1241/R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卓刀泉南路116号
38-7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01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