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从新西兰兔心肌坏死动物模型复制前后Q波在体表位置的变迁,探讨病理性Q波的形成原因。方法 30只新西兰兔采用Wilson导联记录其胸背部预定点的心电图,与经定量化学损伤法复制的高前壁心肌坏死动物模型相同体表测试点记录的心电图进行比较。统计相关点出现病理性Q波的例数。结果 在坏死区域正对的体表部位出现了病理性Q波,而对应区域的病理性Q波消失。经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病理性Q波可能是负性的心室腔电位通过该坏死“窗口”传到体表形成的。
推荐文章
从新西兰兔高侧壁心肌坏死前后病理性Q波的变迁看Q波的形成
心电描记术
心肌疾病
坏死
病理性Q波
高侧壁
一过性病理性Q波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
一过性病理性Q波
替罗非班
治疗
非Q波心肌梗死病人冠脉造影及临床特点分析
非Q波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冠脉造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新西兰兔心肌坏死前后病理性Q波的变迁看Q波的形成
来源期刊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病理性Q波 新西兰兔 心肌坏死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1-17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28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740.2002.03.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翔 510515 广州 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心电研究中心 7 4 1.0 2.0
2 尹炳生 510515 广州 第一军医大学基础部心电研究中心 7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病理性Q波
新西兰兔
心肌坏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心电学杂志
双月刊
1008-0740
32-1857/R
大16开
江苏省镇江市梦溪园巷30号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5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13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