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东濮凹陷,洼陷的勘探有利目标应在烃源岩,中央隆起的勘探有利目标应在盖层之下.因为在洼陷处无断层、地层连续、油气横向运移,如遇有利圈闭即可聚集成藏;若有断层,则有可能向上运移至高部位,在圈、运、保三方面条件较好的地方聚集成藏.以主要接受前梨园洼陷(区内最大的生油洼陷)供油的白庙构造油气藏为例说明,生油岩是前梨园沙三3~4地层,油气在邻近生油洼陷的前8块中首先富集,然后顺断层向白庙构造高部造运移.正是这种运移成藏式作用,形成了白庙地区油气藏在构造高部位以中浅层富集为主,构造低部位以中深层油气藏分布为主的油气藏分布格局.
推荐文章
东濮凹陷裂缝性砂岩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东濮凹陷
三叠系
裂缝性砂岩储集层
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东濮凹陷濮卫环洼带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规律
油气成藏条件
断层活动
储层
物性
成藏规律
濮卫环洼带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濮卫洼陷带复杂岩性油气藏形成条件与成藏规律
盐岩
岩性油气藏
形成条件
洼陷带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东濮凹陷柳屯环洼深层油气藏成藏条件分析
柳屯洼陷
深层
油气形成条件
异常高孔隙压力
成藏机理
勘探方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濮凹陷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
来源期刊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油气藏 构造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7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122.1
字数 22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863/j.issn.1674-5086.2002.06.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加友 6 26 3.0 5.0
2 何建国 4 41 3.0 4.0
3 盖东玲 3 40 3.0 3.0
4 刘红磊 7 55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24)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濮凹陷
油气藏
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4-5086
51-1718/TE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423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