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RuCl3和手性双膦(2S,5S)-2,5-双-(二苯膦)-1,4∶3,6-双脱水-2,5-双去氧-L-艾杜醇(BDPI)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进行了研究, 反应的转化率为100%, 光学收率受[双膦]/[RuCl3]比值的影响较大. 在α-乙酰胺基肉桂酸的催化氢化反应中, [双膦]/[RuCl3]=2.0时e.e.值最大, 为68%; 对衣糠酸的催化氢化, [双膦]/[RuCl3]=3时e.e.值最大, 为92%.
推荐文章
非手性添加剂对手性锌催化不对称硼氢化的影响
1,1-联萘-2-酚
二乙基锌
非手性添加剂
不对称硼氢化
手性环状P2N4-型配体/钴簇合物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
不对称氢化
钻络合物
芳香酮
手性配体
钯-手性膦配体催化剂在烯烃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手性膦配体
不对称氢氰化
不对称羰基化
不对称硅氢化
不对称交叉偶联
综述
不对称合成中的手性膦(磷)酸酯(酰胺)催化剂
手性膦(磷)酸酯
手性膦(磷)酰胺
不对称合成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螯合型手性双膦/钌催化的不对称氢化反应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不对称氢化反应 手性双膦 RuCl3
年,卷(期) 2002,(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6-1938
页数 3页 分类号 O643
字数 24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2.10.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玉华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38 767 10.0 27.0
2 殷元骐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38 332 9.0 17.0
3 李庆山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11 50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不对称氢化反应
手性双膦
RuCl3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