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毒源性大肠杆菌(VTEC)O157∶H7株的感染可以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这些疾病包括有出血性痢疾和溶血性尿毒症(HUS)等.为进一步揭示该菌株产生的V毒素在溶血性尿毒症和其他VTEC相关疾病中的病理性损伤作用,我们研究了基因重组的V2毒素(rVT2)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运用了流式细胞技术、荧光标记探针--BCECF/AM和细胞色素c还原法测定超氧离子(O2-)技术.结果重组V2毒素对中性粒细胞自发性凋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此同时,这些中性粒细胞仍然保留多种生物学活性,如: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CD62L减少、CD11b/CD18增加),粘附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以及产生超氧离子(O2-).结论 V2毒素可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性生命期限,加重局部炎症反应,这可能是溶血性尿毒症和VTEC相关疾病发生过程中中性粒细胞介导组织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推荐文章
抗甲状腺药导致粒细胞缺乏与血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中性粒细胞抗体的相关性研究
粒细胞缺乏
抗甲状腺药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抗体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脑出血早期功能恶化的关系
脑出血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神经功能恶化
中文版SF-36 v2量表评价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生命质量的适用性研究
心房颤动
生活质量
问卷调查
SF-36 v2
信效度
T-2毒素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激素的影响
T-2毒素
卵巢颗粒细胞
细胞活力
激素分泌
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重组V2毒素延长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性生命期限
来源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V2毒素 溶血性尿毒症 VTEC相关疾病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0-90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语种 英文
DOI 10.3760/j.issn:0366-6999.2002.06.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涛 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112 491 13.0 18.0
2 刘佳佳 泸州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54 331 9.0 16.0
3 张忠杰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44 172 7.0 12.0
4 钟森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37 97 5.0 8.0
5 赤星透 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部内科 3 1 1.0 1.0
6 何延正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 1 0 0.0 0.0
7 近滕启文 日本北里大学医学部内科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性粒细胞
V2毒素
溶血性尿毒症
VTEC相关疾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半月刊
0366-6999
11-2154/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920
1887
eng
出版文献量(篇)
1335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807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