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皖麦44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郑州891为母本,郑州83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弱春性小麦新品种.其突出优点是高产、稳产、矮秆、早熟、优质,适合制作优质馒头.适宜安徽省淮北、沿淮麦区中高肥力地块,中晚茬种植.高产栽培的关键在于调控合理的群体和防治后期的病虫害.
推荐文章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麦606的选育与利用
皖麦606
矮败小麦
轮回选择
抗赤霉病(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
国审小麦新品种"富麦2008"的选育研究
小麦
辐射诱变
太空诱变
黑胚
落黄
新品种
富麦2008
小麦新品种新冬44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小麦
新冬44号
特征特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麦新品种皖麦44的选育与利用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皖麦44 选育 特征特性 利用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新品种介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8-539,5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29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2.04.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甘斌杰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7 152 6.0 11.0
2 汪建来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44 429 11.0 19.0
3 王瑞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5 110 6.0 9.0
4 曹承富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46 545 12.0 22.0
5 孔令聪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65 516 13.0 21.0
6 赵斌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4 152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皖麦44
选育
特征特性
利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