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自收敛束宽法,对有硬边衍射超高斯光束束宽的传输及其参数作了研究,研究表明,当自收敛束宽因子满足一定条件时,超高斯光束的自收敛束宽与基于无截断二阶矩定义的束宽遵循相同的传输规律,因此,自收敛束宽法定义的光束传输因子在传输过程中保持不变.还对自收敛束宽法和渐近近似法作了详细比较,对这两种方法的等价性作了讨论,并且对自收敛束宽法赋予了简明的物理含义.
推荐文章
非傍轴高斯光束的传输特性
光束
非傍轴高斯光束
传输特性
初始高斯宽度
椭圆高斯光束在强非局域非线性介质中传输特性的变分研究
非线性光学
椭圆高斯光束
变分法
强非局域介质
空间孤子
参量演化规律
强非局域介质中傍轴高斯光束在传输特性的变分研究
变分法
强非局域介质
非局域非线性薛定谔方程
高斯光束
空间孤子
平顶高斯光束和超高斯光束传输特性的相似性
平顶高斯光束
超高斯光束
无光阑和有光阑ABCD光学系统
球差透镜
传输特性的相似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硬边衍射超高斯光束传输特性的自收敛束宽法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激光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自收敛束宽,自收敛束宽因子,光束传输因子(M2因子),渐近近似法,超高斯光束
年,卷(期) 2002,(9) 所属期刊栏目 光束传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21-82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N012
字数 24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8-7025.2002.09.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吕百达 四川大学激光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292 2252 21.0 28.0
2 罗时荣 四川大学激光物理与化学研究所 32 364 11.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自收敛束宽,自收敛束宽因子,光束传输因子(M2因子),渐近近似法,超高斯光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激光
月刊
0258-7025
31-1339/TN
大16开
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上海800-211邮政信箱
4-20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99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105193
相关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863.org.cn
项目类型:重点项目
学科类型:信息技术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