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操作简单、切实可行的实验性眩晕动物模型,以便于抗眩晕药物的研究.方法选用昆明种小鼠,通过训练使其建立起逃避电击反射,然后通过旋转使动物产生眩晕,以旋转后逃避电击反射完成所需的时间(潜伏期)作为衡量眩晕时间长短的指标.结果用天麻素、盐酸地芬尼多及对照组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能有效地反映以上抗眩晕药物及对照组的药效作用.结论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反映动物眩晕程度及眩晕时间的变化,可有效地应用于抗眩晕药物的研究.
推荐文章
建立实验性眩晕动物模型的方法与体会
眩晕
实验动物模型
中医证型
实验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制备及指标测定的评价
实验性肝损伤
动物模型
指标评价
活体实验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选择
胰腺炎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核转录因子-κB
实验性糖性与萘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制作及评价
半乳糖 萘类 白内障 大鼠,wistar豚鼠 兔 疾病模型,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验性眩晕动物模型的建立
来源期刊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实验性眩晕动物模型 逃避电击反射 潜伏期 眩晕时间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8-52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65.1
字数 281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048.2002.06.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书勤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4 40 3.0 4.0
2 傅继华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45 288 8.0 14.0
3 刘军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1 31 1.0 1.0
4 李萍萍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1 31 1.0 1.0
5 张媛媛 中国药科大学生理学教研室 6 37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35)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4)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8(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2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实验性眩晕动物模型
逃避电击反射
潜伏期
眩晕时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5048
32-1157/R
大16开
南京市童家巷24号28信箱
28-115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78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3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