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湖北省9个主要玉米产区采集玉米纹枯病标样,分离得到55个丝核菌菌株.融合群和致病性测定表明,这些分离菌分别属于AG1-IA、AG4、AG5、AGA、AGB(0)、AGE和WAG-Z等7个丝核菌融合群,其中AG1-IA是优势融合群,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1.82%,分布范围也最广.在致病性方面,除AGA不致病外,其它6群均致病,其中AG4致病力最强,AG1-IA次之,AG5最弱.研究同时表明,同一融合群内不同菌株致病性有差异,并且同一菌株对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致病力的强弱表现不完全一致.
推荐文章
湖北省玉米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和对策
玉米
玉米产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策
湖北省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
仔猪大肠杆菌
血清型鉴定
优势血清型
河南省小麦纹枯病菌原及其致病性研究
小麦纹枯病
菌原
致病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湖北省玉米纹枯病病原丝核菌的种类和致病性
来源期刊 菌物系统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立枯丝核菌 玉蜀黍丝核菌 融合群 致病性差异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9-424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39.96
字数 20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6472.2002.03.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生 1 82 1.0 1.0
2 郑用链 1 82 1.0 1.0
3 徐尚忠 1 82 1.0 1.0
4 于广洋 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 1 8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82)
二级引证文献  (47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9)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07(32)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08(3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09(58)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50)
2010(4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1)
2011(66)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7)
2012(3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3(4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4(50)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5(4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6(3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7(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8(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9(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20(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立枯丝核菌
玉蜀黍丝核菌
融合群
致病性差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菌物学报
月刊
1672-6472
11-5180/Q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2-499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1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41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