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摘要:
综述污染底泥的修复技术,探讨其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有疏浚、掩蔽等物理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效果明显,但工程量大,投入大;生物修复具有投入低,处理量大,但速度慢,且难以达标.从经费投入和处理效果来看,底泥修复应发展疏浚和生物处理相结合,实现底泥的资源化再利用.在做好污染底泥处理的同时,关键要控制污染源的排放.
推荐文章
污染水体底泥原位钝化技术研究进展
水体底泥污染
钝化剂
原位钝化
持久性有毒物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持久性有毒污染物
污染底泥
生态修复
黑麦草对复合污染河道疏浚底泥修复的研究
植物修复
排污河道疏浚底泥
重金属-有机污染物
黑麦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污染底泥修复技术进展
来源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底泥 物理修复 生物修复 疏浚 掩蔽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9-182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2-2043.2002.02.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英旭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222 10323 57.0 92.0
2 陈华林 浙江大学环境工程系 12 467 7.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77)
同被引文献  (423)
二级引证文献  (1495)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3)
  • 参考文献(1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1)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23)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6(51)
  • 引证文献(22)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07(87)
  • 引证文献(31)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08(99)
  • 引证文献(25)
  • 二级引证文献(74)
2009(104)
  • 引证文献(23)
  • 二级引证文献(81)
2010(112)
  • 引证文献(18)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11(96)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85)
2012(161)
  • 引证文献(29)
  • 二级引证文献(132)
2013(156)
  • 引证文献(21)
  • 二级引证文献(135)
2014(128)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114)
2015(155)
  • 引证文献(8)
  • 二级引证文献(147)
2016(145)
  • 引证文献(16)
  • 二级引证文献(129)
2017(15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39)
2018(133)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23)
2019(9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4)
2020(5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底泥
物理修复
生物修复
疏浚
掩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月刊
1672-2043
12-1347/S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3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554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