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利用缓释或控释肥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大豆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分配、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间总干物质的积累,结英期以前所有缓释肥料的处理均高于对照,尤以LP-40(缓释肥料40d释放型)和LP-70(缓释肥料70d释放型)的处理作用明显,而结荚后仅LP-40、LP-70和LP-SS100A(缓释控释肥料100d,相当正常施肥量的1/2)3处理的干物质量高于对照;缓释时间短的肥料对N素吸收影响不大,而时间长的则减少前期的吸收,缓释或控释肥料均能增加K+的含量,但对PO3- 4 影响不大,控释肥料LP-SS100A可增产21 9%,而缓释肥料LP-70和LP-180A(缓释肥料180d,相当正常施肥量的1/2)分别增产13.1%和12.2%.
推荐文章
缓释、控释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缓释
控释肥料
千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
产量
大豆
缓释肥料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缓释复合肥
玉米产量
利用率
影响
不同肥料品种对水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肥料处理
有机无机复混肥
水稻生长
养分吸收
产量
缓释肥料对水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水稻
缓释肥料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缓释、控释肥料对大豆植株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缓释、控释肥料 干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 产量 大豆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金剑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66 2222 28.0 46.0
2 刘晓冰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78 2461 27.0 48.0
3 王光华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76 3148 33.0 55.0
4 张秋英 中国科学院黑龙江农业现代化研究所 43 1439 21.0 37.0
5 大崎满 日本北海道大学大学院 1 2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75)
二级引证文献  (216)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09(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2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3(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15(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7(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8(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缓释、控释肥料
干物质积累
养分吸收
产量
大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