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指导合理清除淋巴结的意义.方法通过185例D2以上手术切除的转移淋巴结资料,对各站、各组转移淋巴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常分布在第Ⅰ、Ⅱ站各组淋巴结,其中No.6最多,No.12~14v各组亦有一定的转移率;(2)第Ⅰ站各组淋巴结转移后,易发生第Ⅱ站No.7及No.8a淋巴结转移;(3)第Ⅱ、Ⅲ站中存在两个中间淋巴结群,一个由No.1、No.7及No.9组成,另一个由No.8a及No.12组成.No.3、No.4d、No.6及No.4d可分别预测No.8a、12群及No.1、7、9群转移;(4)跳跃转移占103%,其中超越第Ⅱ站者4例.结论(1)胃下部癌根治术应强调扩大清除淋巴结,范围至少达D2,并应注意彻底清除No.6、No.7及No.8a;(2)日本胃癌处理规约第12版规定的胃下部癌D2清除范围欠充分,部分病例需清除No.12~14v;(3)中间淋巴结群No.8a、12群及No.1、7、9群应整体清除,No.3、No.4d、No.6术中活检,预测它们的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4)D2清除术的有效性受跳跃转移的干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胃下部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期刊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转移 中间淋巴结群 跳跃转移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胃癌专题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26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0274.2002.01.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3)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30)
二级引证文献  (9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2(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胃肿瘤
淋巴转移
中间淋巴结群
跳跃转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月刊
1671-0274
44-1530/R
16开
广州市员村二横路26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
46-185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51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70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