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MCAO/R)早期DNA断裂损伤的情况及其意义.方法使用尼氏染色方法观察再灌注早期损伤区域神经元数量和形态的变化,使用DNA聚合酶-I Klenow片段原位检测DNA的断裂损伤.结果再灌注6h损伤区域部分神经元出现形态变化时,可见少量Klenow阳性细胞;再灌注24h损伤区域大量神经元出现形态变化时,Klenow阳性细胞数量陡然显著增加(P<0.01);再灌注72h损伤区域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时,Klenow阳性细胞数量较24h时有所下降(P<0.01).结论(1)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24h时,数量达到峰值的Klenow阳性细胞中多数应为单链DNA断裂的细胞,并推测这一损伤形式可能是由自由基引发的一系列DNA损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单链DNA断裂大量产生的同时,损伤区域大量神经元出现病理形态变化,说明神经元的不可逆损伤过程在单链DNA断裂时可能就已经发生.
推荐文章
ST-1抗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大脑中动脉
缺血再灌注
氧自由基
尼莫地平
大鼠
纳洛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纳洛酮
脑梗死
阿司匹林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阿司匹林
预处理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DNA单链断裂损伤及神经元形态变化
来源期刊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DNA断裂 Klenow片段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与经验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7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31
字数 28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2754.2002.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48 271 8.0 13.0
2 万琪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97 578 11.0 18.0
3 王洪典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36 261 9.0 14.0
4 张光运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43 241 9.0 13.0
5 刘勇红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 11 84 5.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缺血
再灌注
DNA断裂
Klenow片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月刊
1003-2754
22-1137/R
大16开
长春市新民大街519号
12-10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3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50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