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在深入剖析影响气藏开发的主要地质及动态参数的基础上,确立了气藏的分类指标体系并对我国川渝、长庆、塔里木、青海及南海西部五大气区的大中型气藏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大中型气藏以构造气藏为主,碎屑岩储层储量多于碳酸盐岩储层储量,储渗空间以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为主,以不活跃水驱气藏(Ⅰ c类)和无水弹性气驱气藏(Ⅱ类)为主,干气气藏储量明显多于凝析气藏和湿气气藏储量,气藏压力以正常压力为主,未开发和试采气田储量占相当大比例,大型和特大型气藏储量具有一定规模,中渗中产级别以上气田数量及储量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气藏分类角度来看,我国天然气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很大潜力.
推荐文章
我国大中型气田断裂输导天然气能力综合评价
大中型气田
断裂
盆地类型
聚集效率
综合评价
中国大中型气田运聚气能力配置类型及其特征
运移
聚集
配置类型
天然气
储量丰度
大中型气田
21世纪初中国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勘探方向
中国
大中型天然气田
盆地
地质条件
勘探方向
气藏天然气聚集速率计算方法的改进——以我国41个大中型气田为例
气藏
聚集速率
散失量
储量
含气面积
形成时期
大中型气田
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大中型气田主要气藏类型与分布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中国 大型 中型 气田 气藏类型 分类 分布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2.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琦华 22 1109 13.0 22.0
2 吴欣松 12 122 6.0 11.0
3 王志章 16 311 8.0 16.0
4 刘小平 7 136 6.0 7.0
5 杨晓兰 2 2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5)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国
大型
中型
气田
气藏类型
分类
分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