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含硅量为8%~12%的ZL系列铸铝合金的微弧氧化工艺条件、膜层结构以及成膜过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不对称交变电压和在以硅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复合电解液体系中, 铸铝合金表面可获得一层性能优异的微弧氧化膜层.电子能谱(EDS)和X射线衍射(XR D)分析结果表明微弧氧化膜主要由Al, Si和O元素组成, 膜的相结构主要为η -Al 2O3, α -Al2O3和SiO2, 并含有γ -Al2O3和Mg, W, Cu等元素的氧化物. 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微弧氧化膜由致密层(内层)和疏松层(外层)构成, 疏松层表面存在许多气孔, 而致密层完整光滑, 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和优异的耐磨耐蚀性能.
推荐文章
5083铝合金微弧氧化膜的制备及腐蚀特性
微弧氧化
5083铝合金
生长曲线
腐蚀
电化学阻抗谱
表面纳米化-微弧氧化复合涂层对铝合金拉伸性能影响机制研究
铝合金
表面纳米化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微弧氧化
拉伸性能
6061铝合金微弧氧化涂层的组织结构与性能
微弧氧化
铝合金
陶瓷涂层
显微组织和相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ZL系列铸铝合金的微弧氧化
来源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铸铝合金 微弧氧化 膜层性能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1-495
页数 5页 分类号 TG174.451
字数 369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4-0609.2002.03.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胜联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32 535 14.0 22.0
2 旷亚非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102 1586 22.0 34.0
3 周海晖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71 1160 20.0 31.0
4 陈金华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45 619 13.0 2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113)
二级引证文献  (597)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2)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6(30)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3)
2007(4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08(4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09(5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0(4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1(3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2(4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3(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14(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5(6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3)
2016(38)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7(4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8(5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9(5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3)
202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铸铝合金
微弧氧化
膜层性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月刊
1004-0609
43-1238/TG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42-218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4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17409
相关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Hunan Province
官方网址:http://jj.hnst.gov.cn/
项目类型:一般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