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在西北干旱地区建设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是从根本上高效配置流域水资源,彻底化解流域上、中、下游利益冲突,实现利益共享,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推进流域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国务院黑河流域分水方案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上-中-下游投入产出效益的比较分析和流域上、中、下游生态-生产-生活系统发展分异及互动协调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上-中-下游多维互动的协调耦合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了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建设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包括推进黑河流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和集成管理公司化,大力推行全流域水资源的差异化有偿使用制度,实施流域上、中、下游的水权转让贸易,实行规范的流域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流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和经济的整合帐户体系,实行跨行政区域河流边界水量水质达标交接制度,等等.
推荐文章
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方案及用水效益
黑河流域
水-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方案比选
用水效益分析
黑河流域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黑河流域
循环经济
黑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社会经济初步分析
黑河流域
生态环境
水土资源
社会经济
资源经济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分异协调规律与耦合发展模式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 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分异协调规律 耦合发展模式 建设途径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9-70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F311|X171.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2.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方创琳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44 13351 67.0 1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03)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173)
二级引证文献  (66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6(2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7(3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08(5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09(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0(6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1(3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9)
2012(3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6)
2013(3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4)
2014(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2)
2015(6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6(4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9)
2017(7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7)
2018(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3)
2019(5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8)
2020(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河流域生态经济带
投入产出效益分析
分异协调规律
耦合发展模式
建设途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