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我们对华北地区有代表性的30多个品种进行了冬性程度的界定,提出并建立了界定小麦冬性程度及基本发育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华北地区的冬小麦在人工春化处理下,冬性最强的只需30 d即可,品种类型达60%以上,如东方红3号、丰抗8号、京双15号、晋麦29等,个别品种不需春化也可抽穗;将这些品种在大田播种(石家庄,1998),只要不晚于2月17日都能正常抽穗.
推荐文章
华北地区冬小麦干旱风险区划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CCA排序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潜力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气候变化
华北地区
冬小麦
APSIM-Wheat模型
潜在产量
高温胁迫对华北地区冬小麦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高温胁迫
冬小麦
产量
红外辐射增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北地区冬小麦冬性程度的界定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冬性程度 春化作用
年,卷(期) 2002,(z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S512
字数 35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2.z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海波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42 441 13.0 19.0
2 秦君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7 149 4.0 7.0
3 董毓琨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物理生理生化研究所 2 19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5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冬性程度
春化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