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山地具有典型山地特征,单斜高陡,高速地层出露地表,第四系松散沉积与之共存,近地表速度横向变化剧烈.为了研究该区山地地震勘探问题,必须研究复杂条件下地震波传播规律,分析复杂近地表地质结构对地下中深层反射地震波的影响.由于主要目的是研究近地表单斜高陡地层对地震波传播及其成像的影响,所以在制作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时简化了山地地形的起伏,简化了中深层复杂的地质构造.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采用了相同的模型以利于对比分析,实验采用了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①山地特殊的近地表结构会强烈改造中深层的反射,并对中深层反射成像产生强烈影响,认识这种作用,对山地地震资料采集方式、处理流程和解释模式都有重要作用;②近地表高陡构造会产生类似于折射波的干扰波,这种干扰波在单炮记录或叠加剖面上很容易被认为是有效波;③在近地表地质结构为高陡地层并且不存在浅层折射界面(在山地常出现这种情况)时,初至波不是折射波,建议山地资料处理中慎用折射波静校正.图4参21(王尚旭摘)
推荐文章
基于近地表相分析的全局约束近地表建模方法
近地表
近地表相
模型
拟微测井
参数
反演
分析
柴达木盆地鄂博梁地区古近系沉积物源方向分析
柴达木盆地
鄂博梁
物源分析
古近系
白云鄂博矿床成矿构造环境分析
白云鄂博
铌矿床
稀土矿床
铁矿床
碳酸岩
微晶丘
华北地台北缘
被动大陆边缘
复杂地表地区近地表模型与静校正
复杂地表
近地表模型
静校正
综合建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鄂博梁山地近地表问题及其模型实验分析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山地地震 地震波速度 复杂近地表地质结构 中深层反射成像 数学模拟 物理模拟 干扰波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102,108
页数 4页 分类号 P445.3
字数 26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2.01.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尚旭 17 259 11.0 16.0
2 狄帮让 13 224 7.0 13.0
3 魏建新 13 230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地地震
地震波速度
复杂近地表地质结构
中深层反射成像
数学模拟
物理模拟
干扰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9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