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高原寒区复杂环境和高技术局部战争环境对伤病员医疗后送工作影响的分析,发现现行医疗后送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出适应未来高原作战的新型医疗后送模式.方法:通过对以往自卫还击作战资料和现代局部战争医疗后送工作的分析,提出适应未来高原作战的更为科学的医疗后送体制.结果:目前伤病员医疗后送中存在的三个薄弱环节:一是伤员相对集中,易大量集中滞留于火线;二是师以前卫勤力量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三是师救护所和野战医院位置重叠,卫生资源的效能未能充分发挥.针对存在的三个问题,提出如下建议:(1)取消营救护所,卫勤力量加强至火线;(2)师团混合编组,扩大团救护所救治范围;(3)战役后方只设一级医院;(4)根据未来高原寒区作战需要,建立立体化后送网络.结论:采取上述医疗后送卫勤保障措施,可使伤员获得专科治疗的时机提前1~2个救治层次,有利于伤员尽早接受专科治疗,减少轻伤员和部分中度伤员向战略后方救治机构的转运量,提高治愈归队率.
推荐文章
海上伤病员定位系统的研究
海上伤病员
定位
高原寒区野战环境中伤病员远程分类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原寒区
远程分类
分类检伤
救治效率
信息管理
基于Agent的抗震救灾伤病员医疗后送建模研究
医疗后送
基于Agent建模
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未来高原寒区作战伤病员医疗后送问题之思考
来源期刊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原寒区 作战 伤病员 医疗后送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述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1-39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21.1+3|R12
字数 43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5248.2002.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世伟 第三军医大学卫勤教研室 61 278 9.0 13.0
2 吴峰 第三军医大学卫勤教研室 31 233 10.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7)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原寒区
作战
伤病员
医疗后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1-5248
12-1198/R
大16开
天津市和平区大理道1号
18-105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67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798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