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生地黄、川芎、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11味药组成,方中柴胡、当归、生地黄、甘草亦系龙胆泻肝汤的组成药.本文系列研究结果证明此4味药的单味提取物与其他7味单味提取物(颗粒、口服液)配组的血府逐瘀颗粒与其相应的饮片合煎液,二者在所观察的药理指标中,多数基本一致,仅有程度上的差异;血府逐瘀颗粒的急性毒性实验示无毒,表明各单味提取物配组方面不产生毒性;二者的化学成份经TLC分离示定性相同,定量TLC斑点扫描示二者相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单味提取的柴胡、当归、生地、甘草参与配组以上2个方剂(龙胆泻肝颗粒与血府逐瘀颗粒),有如同传统饮片一样的功能,可随方配伍.
推荐文章
血府逐瘀胶囊的临床应用
血府逐瘀胶囊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加味血府逐瘀颗粒剂防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
加味血府逐瘀颗粒剂
冠状动脉支架术
再狭窄
18种单味中药提取物抗惊厥作用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中药提取物
抗惊厥作用
最大电休克惊厥
小鼠
血府逐瘀汤临床验案举隅
血府逐瘀汤
咳嗽
呕吐
阳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味中药提取物配组血府逐瘀颗粒的基础研究
来源期刊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府逐瘀颗粒 单味提取 饮片合煎液 药理 毒性 化学成份 定性 定量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4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96.5
字数 26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4040.2002.01.0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楠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60 876 13.0 29.0
2 张凌 江西中医学院药学系 61 267 9.0 14.0
3 吕武清 44 457 10.0 20.0
4 周异群 8 41 4.0 6.0
5 邹瑞凌 2 12 2.0 2.0
6 殷明辉 2 12 2.0 2.0
7 谭毓治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府逐瘀颗粒
单味提取
饮片合煎液
药理
毒性
化学成份
定性
定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月刊
1671-4040
36-1251/R
大16开
江西省南昌市文教路529号
44-126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521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356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