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广东省几个大型茶场中不同土壤背景值的8个茶园,进行了土壤及茶树各部位的铝含量调查研究.地处我国南方的广东省茶园,其土壤中铝的含量都较高,全量在600~150 000 mg·kg-1之间,但有效态铝含量相对较低,仅为30~400 mg·kg-1之间,而且与土壤中全铝量大小无关,而与土壤酸碱度(pH)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r=-0.9732.铝在茶树各部位含量大小依次为落叶>成熟叶>根>枝条>幼叶.茶树凋落叶铝含量最高,平均达(11 271±332) mg·kg-1,而用于加工成饮用茶的幼叶(一芽两叶)部分最低,平均只有(639±232) mg·kg-1,同时期的相应茶场的茶叶制成品中,铝的含量亦接近这一水平,为(978±232) mg·kg-1.土壤中的有机质、酸碱度(pH)、总钾和有效钾、全铝和有效铝都对茶树各部位铝的累积产生较大影响,但只有土壤pH值对铝在茶树体内向幼叶部分的转移和累积影响达显著程度,幼叶铝含量与土壤pH之间的相关系数r=0.772,呈显著正相关(P<0.05).
推荐文章
铝超积累植物和铝排斥植物吸收和累积铝的机理
超积累植物
排斥植物
pH
根际
水培茶树对铅的吸收与累积特性研究
茶树水培
铅盐浓度
铅吸收量
铅累积倍数
铅分布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茶Camellia sinensis L.对铝的吸收与累积研究
来源期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茶Camellia sinensis L. 铝累积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5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45.12
字数 265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29-6579.2002.01.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海生 广东教育学院生物系 28 651 14.0 25.0
2 张志权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8 1762 17.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55)
二级引证文献  (146)
195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4(1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5(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茶Camellia sinensis L.
铝累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529-6579
44-1241/N
大16开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46-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1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557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