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码中之码”是二战期间一个名叫保罗·洛斯伯德的英国间谍发明的、专门用来传递技术情报的编码技术。目的是为避开德国秘密警察盖世太保对秘密电台的严密侦察;另外,由于技术情报此一般情报内容多、数据复杂,无法一一用简短的密码进行电波交换。采用“码中之码”技术后就能轻而易举解决这些问题。
推荐文章
基于码根信息差熵和码根统计的BCH码识别方法
BCH码
盲识别
多项式根
有限域
基于循环码的湿纸隐写码
隐写码
湿纸码
循环码
嵌入效率
自适应算法
混沌码用作测控扩频码的可行性研究
混沌码
扩频测控体制
扩频码
基于光正交码构造的准循环LDPC码
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光正交码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码中之码”情报传递的利剑
来源期刊 国家安全通讯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情报传递 “码中之码” 编码技术 保罗·洛斯伯德 英国 间谍活动
年,卷(期) 20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0
页数 2页 分类号 D756.13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情报传递
“码中之码”
编码技术
保罗·洛斯伯德
英国
间谍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家安全通讯
月刊
11-2957/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大兴胡同21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4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