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3种不同刷牙方法清除菌斑的效果作一比较,并分析其与牙面、牙位和左右侧的相关性.方法将实验对象分成3组,分别使用Bass法、旋转法和习惯法刷牙3 min,刷牙前后各做一次菌斑检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旋转刷牙法无论是对每个牙面的清除率还是对每个牙位的清除率均高于Bass法和习惯法,而Bass法又高于习惯法(P<0.01).3种方法对左右侧的菌斑清除并无差异(P>0.05).结论习惯的刷牙方法应抛弃,旋转刷牙法较Bass法更易清除所有牙面的菌斑.
推荐文章
超声洁治术后不同牙面抛光方法的研究
超声疗法
牙周炎
牙科刮治术
显微镜检查,电子,扫描
左右侧卧位鼻饲对气管切开病人误吸的影响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气管切开
鼻饲
误吸
痰液
胃蛋白酶
用先天性缺牙编码分析先天性缺牙表型与基因型的相关性
先天性缺牙编码
PAX9
MSX1
先天性缺牙表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刷牙方法与牙位、牙面及左右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刷牙/方法 牙菌斑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6-3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63
字数 21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492.2002.04.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燕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42 331 12.0 16.0
2 李颂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43 266 9.0 13.0
3 张黎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21 305 9.0 17.0
4 张红艳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14 102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34)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刷牙/方法
牙菌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0-1492
34-1065/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校内
26-36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450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370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