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了3种纯化方法对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以优选出黄连解毒汤的水提取液的最佳纯化方法.方法:对黄连解毒汤的水提取液分别用醇沉、大孔树脂吸附和吸附澄清剂澄清3种方法纯化,并用HPLC法测定了所得提取物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以此为指标对3种纯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大孔树脂吸附法出膏率最低,醇沉法次之,吸附澄清法最高;盐酸小檗碱含量以大孔树脂吸附法最高,醇沉法次之,吸附澄清法最低.结论:大孔树脂吸附法为黄连解毒汤水提取液的最佳纯化方法.
推荐文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黄连解毒汤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利川黄连小檗碱含量
利川
黄连
小檗碱
TLC探讨煎煮方法对黄连汤中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薄层扫描法
黄连汤
小檗碱
煎煮方式
超微粉碎对黄连解毒散中栀子苷和小檗碱溶出的影响
黄连解毒散
超微粉碎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栀子苷
小檗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纯化方法对黄连解毒汤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黄连解毒汤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醇沉法 大孔树脂吸附法 吸附澄清法
年,卷(期) 2002,(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03-90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20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5302.2002.12.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保献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38 421 14.0 19.0
2 臧琛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43 414 11.0 19.0
3 仝燕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65 737 16.0 22.0
4 马振山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3 406 11.0 20.0
5 王琳 35 461 11.0 21.0
6 聂其霞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23 216 8.0 14.0
7 赵小妹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10 272 9.0 10.0
8 王元瑜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8 143 6.0 8.0
9 冯青然 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16 408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98)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1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连解毒汤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醇沉法
大孔树脂吸附法
吸附澄清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