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索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抗原表达的最佳标本制备方法. 方法: 48例正常成人资料随机进入由不同标本类型、抗凝剂、标本放置时间和标本处理顺序组成的正交实验表,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膜CD41a、CD42b和CD62P的表达情况. 结果: CD41a在PRP、肝素抗凝、2小时放置或先染色再固定的标本中的表达强度分别高于全血、ACD抗凝、放置15分钟或先固定后染色的标本.CD42b强度除了放置时间对其无影响外,其余与CD4 1a类似.CD62P阳性率在PRP、肝素抗凝或2小时放置的标本中分别高于全血、ACD抗凝或放置 15分钟的标本,而先染色后固定的血小板CD62P阳性率低于先固定后染色的标本.另外,标本放置2小时后CD62P荧光强度增强,而先固定后染色的强度低于先染色的标本. 结论: 不同标本类型、抗凝剂、标本放置时间和标本处理顺序对血小板膜抗原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最佳的标本制备方法为:ACD抗凝全血标本在短时间内用1%多聚甲醛固定后再行免疫染色,此法可将血小板自身活化减到最低水平.
推荐文章
机采双份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机采双份血小板
质量
影响因素
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的影响评估
血小板
血细胞分离机
血液粘附仪
河源地区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血小板抗原系统基因多态性分析
机采血小板
血小板抗原
基因频率
固定献血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响血小板膜抗原检测的实验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温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抗原,人血小板 流式细胞术 样本制备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31.1
字数 382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138.2002.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俞康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113 559 11.0 18.0
2 孙成超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 118 367 9.0 14.0
3 吴建波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科学研究所 95 531 13.0 17.0
4 沈志坚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45 188 8.0 11.0
5 江松福 温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 42 147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抗原,人血小板
流式细胞术
样本制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2095-9400
33-1386/R
大16开
浙江温州市高教园区
32-117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4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62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