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位于燕山南部迁安盆地蚕姑庙村和余家洼村具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支持的埋藏泥炭剖面的孢粉分析资料,揭示了迁安盆地5 000 a BP以来自然植被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4 600~3 100 a BP期间,迁安盆地曾经生长着以栎为主的落叶阔叶林,至3 100 a BP以后,森林中阔叶树成分显著下降,喜凉耐干的松树比例增加,1 600 a BP后,迁安盆地人类农耕活动进一步加剧,森林遭受到大规模的破坏.孢粉分析资料揭示迁安盆地人类栽培板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 600 a BP左右,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 a BP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