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依据位于燕山南部迁安盆地蚕姑庙村和余家洼村具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支持的埋藏泥炭剖面的孢粉分析资料,揭示了迁安盆地5 000 a BP以来自然植被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在4 600~3 100 a BP期间,迁安盆地曾经生长着以栎为主的落叶阔叶林,至3 100 a BP以后,森林中阔叶树成分显著下降,喜凉耐干的松树比例增加,1 600 a BP后,迁安盆地人类农耕活动进一步加剧,森林遭受到大规模的破坏.孢粉分析资料揭示迁安盆地人类栽培板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 600 a BP左右,种植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 a BP左右.
推荐文章
全新世以来浙江余姚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
孢粉组合
全新世
田螺山遗址
古环境演变
人类活动
甘青地区中晚全新世植被变化与人类活动
甘青地区
中晚全新世
植被
人类活动
云南鹤庆盆地中更新世以来的孢粉记录及其植被与气候变化
孢粉记录
植被演替
气候变化
中更新世
鹤庆盆地
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陕西省植被绿度时空变化及人类活动影响
NDVI
人类活动
RESTREND
TSS-RESTREND
退耕还林工程
变化趋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河北迁安盆地中全新世以来的植被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学报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迁安盆地 孢粉分析 人类农耕活动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1-616
页数 6页 分类号 Q914.1
字数 1682字 语种 英文
DOI 10.3321/j.issn:1672-9072.2002.05.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黎明 19 262 8.0 16.0
2 阳小兰 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34 863 16.0 29.0
3 许清海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14 404 11.0 14.0
5 孔昭宸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31 874 18.0 29.0
6 梁文栋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9 397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38)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迁安盆地
孢粉分析
人类农耕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学报(英文版)
月刊
1672-9072
11-5067/Q
大16开
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中科院植物所内
2-500
1952
eng
出版文献量(篇)
362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7464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