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经导管关闭ASD后心肌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3只出生8~10 d,10~12 kg的乳猪.行心导管术,分别用Amplatzer双盘型装置关闭器和Rashkind双面伞样装置经导管关闭人造ASD.术后分别饲养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观察小猪生长发育,观察关闭器位置、猪心腔大小和心功能变化.分别于术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将已经长成成年的猪处死,取出其心脏进行解剖和电子显微镜的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经导管关闭人造ASD的三只猪生长发育都正常,猪的心腔大小正常,心功能也正常;饲养1个月的猪的关闭器上仅见一层透明的薄膜状组织覆盖,电镜下可以见到补片表面已有排列稀疏,形态幼稚的内皮细胞上爬.关闭2个月的补片装置已有排列致密的心肌内皮细胞以及大量纤维素形成;关闭3个月的标本上能见到排列错落有致的成熟心肌内皮细胞和心肌纤维已形成.但突出的金属部分和伞尖部分未见到任何内皮细胞或心肌纤维形成.补片边缘未能完全堵住的缺损部位,无心肌样组织上爬和填塞.结论从动物实验中可以观察到房间隔是一种有弹性的纤维样组织.经导管关闭ASD后,补片装置表面,血栓与胶原纤维形成网架结构,内皮细胞上爬和衍生,然后结缔组织形成.从外观上看,经导管关闭ASD术后3个月的补片周围已有光滑的心肌组织形成.电镜下也看到在术后3个月时,补片表面已经很光滑,心肌内皮和胶原细胞已经繁衍成熟.所以术后1~3个月是自体心肌组织堵塞残余分流的最佳时期,抗凝剂用到术后3个月是较为恰当的.
推荐文章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126例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心脏超声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及其疗效评价
动脉导管未闭
房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经皮介入治疗幼儿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
心脏缺损,先天性
房间隔缺损
幼儿
介入治疗
应用国产伞封堵术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护理
房间隔缺损
封堵术
介入治疗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经导管介入法关闭房间隔缺损动物实验报告
来源期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动物实验 房间隔 缺损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22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9688.2002.02.020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动物实验
房间隔
缺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双月刊
1007-9688
44-1436/R
大16开
广州市东川路96号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46-201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38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25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