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广东省200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进行病原流行病学分析.方法收集2001年AFP病例粪便标本,采用RDa和L20B细胞对标本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并对AFP病例的免疫史、性别、年龄、60 d随访结果与病原学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 288例AFP病例均采集了粪便标本,分离到脊髓灰质炎病毒(PV)28株,阳性率为9.7%,均为疫苗株,其中II型病毒(PVII)15株,为优势株;分离到非脊灰肠道病毒(NPEV)21株,阳性率为7.3%.脊灰减毒口服活疫苗(OPV)"零"剂次免疫的AFP病例的PV分离率依次高于1~2次和完成3次以上(≥3)全程免疫者,达50.0%(9/18);22例无明确诊断的残留麻痹病例的PV分离率为27.3%,远高于其他病例,其中PVII分离率最高,占22.7%(5/22).结论 2001年广东省未发现由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PVII可能是部分未完成全程免疫的AFP病例的致麻痹病因.
推荐文章
2001-2006年河北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急性弛缓性麻痹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流行病学
2001-2005年河北省急性驰缓性麻痹病例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急性驰缓性麻痹
脊髓灰质炎病毒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广东省2001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病原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期刊 华南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脊髓灰质炎病毒 非脊灰肠道病毒 病原流行病学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1
字数 259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039.2002.05.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1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
脊髓灰质炎病毒
非脊灰肠道病毒
病原流行病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预防医学
双月刊
1671-5039
44-1550/R
大16开
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群贤路160号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12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