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五色诊因其简便、可靠、实用,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儿科尤其独具特色.小儿肌肤薄嫩,反应灵敏,内在病变易于直接、迅速显露于外,对此,前贤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序中说:"小儿脉微难见,医如持脉,又惊谛而不得其审……脉既难凭,必资外证."清·夏禹铸在<幼科铁镜>中重言道:"治活婴儿不下百千万数,皆以望面色,审苗窍为主."可见观察面部青、赤、黄、白、黑五种色泽的变化对儿科常见病证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现就其应用导向浅析如下.
推荐文章
浅议五色草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五色草
园林景观
应用设计
五色梅的本草考证
五色梅
马缨丹
龙船花
本草考证
浅析中医五色五味对肺病恢复期中药调护的重要指导意义
中医
五色五味
印堂诊病
肺系疾病
中药调护
《黄帝内经》之“五色五味”
《黄帝内经》
五色五味
生理病理
疾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五色诊在儿科病中的辨证导向性
来源期刊 中医药研究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五色诊 儿科 应用 指导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
页数 1页 分类号 R241.2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军瑞 7 6 2.0 2.0
2 何建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五色诊
儿科
应用
指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药研究
双月刊
1007-6468
14-1125/R
山西省太原市柳巷南路东校尉营1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2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