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发育砾岩、砂岩和泥岩为主的含煤或不含煤层序,可以划分出2个超层序、7个层序和15个体系域.第一超层序由Ⅰ、Ⅱ、Ⅲ、Ⅳ层序组成,相当于八道湾组、三工河组及西山窑组;第二超层序由Ⅴ、Ⅵ、Ⅶ层序组成,相当于头屯河组、齐古组及喀拉扎组.各层序在不同的地区发育程度不同,具有不均衡性、不完整性及横向变化的分区性.对比分析显示,准噶尔盆地三级层序持续的时间周期约为7~13Ma,Ⅰ层序、Ⅳ层序、Ⅵ层序的的底界面分别与全球层序的UAB1、LZA1、LZA3的底界面一致.图2表1参5(鲍志东摘)
推荐文章
准噶尔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
准噶尔盆地
层序地层
地层划分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研究展望
层序地层
侏罗系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划分探讨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
体系域
构造层序
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界面
基准面
沉积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划分 层序发育特征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1
页数 4页 分类号 TE111.3
字数 497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747.2002.01.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鲍志东 24 1237 20.0 24.0
2 管守锐 19 481 12.0 19.0
3 李儒峰 7 277 6.0 7.0
4 王英民 32 1288 20.0 32.0
5 齐雪峰 14 555 8.0 14.0
6 刘凌 1 110 1.0 1.0
7 赵秀岐 1 1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0)
同被引文献  (292)
二级引证文献  (996)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5(22)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6(39)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07(59)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08(95)
  • 引证文献(20)
  • 二级引证文献(75)
2009(7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4)
2010(7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67)
2011(7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8)
2012(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3(6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6)
2014(8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4)
2015(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0)
2016(8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77)
2017(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9)
2018(9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6)
2019(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1)
202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地层划分
层序发育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勘探与开发
双月刊
1000-0747
11-2360/TE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20号《石油勘探与开发》编辑部
82-15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44
总下载数(次)
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