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是消渴之基本病机,并贯穿于整个病程.如早期(无症状期)为阴虚,中期为气阴两虚,晚期为阴阳两虚和气滞血瘀.阴虚生内热,上灼肺津则烦渴多饮,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而多食,则脾虚而散精功能失常,全身组织失去濡养,多食反见消瘦.阴虚阳盛肾之开阖失司,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溲出,谷甘不变而多尿且具甜味,消渴乃成.阴虚生内热,热伤气耗津,津血同源,气虚帅血无力.阴虚及阳,阳气虚弱,鼓动无力,血行不畅,血瘀乃生,以致并发症丛生,故病难复.
推荐文章
消渴病发病学说史略
消渴/△历史
历史资料
论脾气下陷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
消渴病
糖尿病
脾气下陷
益气健脾
升阳举陷
辨消渴病机驳阴虚燥热
气机升降
消渴
病因病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消渴病机说
来源期刊 陕西中医 学科
关键词 消渴 中医病机 中医学术发掘
年,卷(期) 2002,(6) 所属期刊栏目 学术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7-529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327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7369.2002.06.0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132)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3(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2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消渴
中医病机
中医学术发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陕西中医
月刊
1000-7369
61-1105/R
大16开
西安市西华门2号
52-2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163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209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