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抗子宫内膜抗体(antiendometrial antibody, EMAb)的新方法.方法:采用经抗人血清抗体-Sepharose4B免疫吸附柱亲和层析纯化的人子宫内膜抗原(endometrium antigen,EMAg),以胶体金颗粒结合的羊抗人IgG为标记抗体,根据免疫渗滤原理,建立斑点金免疫渗滤法(Dot-immunogold filtration assay,DIGFA)检测人血清EMAb.共检测586份不孕者血清并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作对比研究.结果:纯化的人子宫内膜抗原与患者血清中特异性EMAb通过渗滤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反应,8 min内即可直接观察结果.在586份血清的检测中,阳性率为36.8%,与ELISA的结果基本一致(χ2=3.45,P>0.05),符合率95.0%.特异性为94.7%,敏感性为95.6%.交叉试验与重复试验结果显示DIGFA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及稳定性.结论:DIGFA可快速测定EMAb,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推荐文章
200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检查分析
不孕症
子宫内膜
卵巢功能
病理分析
不孕症子宫内膜细胞外基质的表达
不孕症
子宫内膜
细胞外基质
金免疫斑点渗滤法检测日本血吸虫抗体的应用
日本血吸虫
金免疫斑点渗滤法
经阴道超声在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经阴道超声
彩色多普勒
子宫内膜
不孕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不孕症患者血清抗子宫内膜抗体
来源期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子宫内膜抗体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52-4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92.11
字数 18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6825.2002.04.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耀武 河南大学生殖医学中心 47 149 7.0 9.0
2 白慧玲 河南大学生殖医学中心 76 307 10.0 13.0
3 马远方 河南大学生殖医学中心 121 553 13.0 16.0
4 赵粤萍 河南大学生殖医学中心 48 253 9.0 13.0
5 许国强 河南大学生殖医学中心 43 172 7.0 10.0
6 张军 河南大学生殖医学中心 64 269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抗子宫内膜抗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1-6825
41-1340/R
大16开
郑州市大学路40号
36-111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82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71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