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应用新型二维傅里叶变换红外(2D FTIR)相关光谱研究细菌合成聚羟基丁酸酯(PHB)在升温时的预熔行为以及降温后的重结晶过程. 在25 ~220 ℃的变温过程中测得动态红外光谱. 着重讨论了在热力学干扰导致红外谱图中羰基峰(1 700 ~1 770 cm-1)和醚键(1 230 ~1 310 cm-1)吸收强度的波动. 结果表明, 这种影响来自样品中PHB的结晶态和非晶态之间的相态变化. 二维谱图分析表明, 在热熔过程中, 结晶态的消失并不同时引起完全非晶态的出现, 暗示在分子排列高度有序的晶态和非晶态之间存在某种中间态, PHB晶体向非晶态转变时必须经过一个预熔过程. 在红外谱图上这个中间态很可能对应着由二维分析显示出来的位于1 730 cm-1的吸收峰. 同时, 在PHB熔体从非晶态逐渐生成晶体的过程中也探测到了中间态的存在.
推荐文章
聚3-羟基丁酸酯降解技术研究进展
聚合物加工
聚3-羟基丁酸酯
降解
热解
水解
催化
岗梅与毛冬青的二维红外相关光谱鉴别研究
二维相关红外
岗梅
毛冬青
生物合成材料聚β-羟基丁酸(PHB)的研究进展
PHB
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合成
改良
降解
聚羟基脂肪酸酯热变性的红外光谱法动态跟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聚羟基脂肪酸酯(PHAs)热变性
动态跟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二维傅里叶变换红外(2D FTIR)相关光谱技术研究聚羟基丁酸酯(PHB)的熔融与结晶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羟基丁酸酯(PHB) 二维傅里叶红外光谱(2D FTIR) 预熔过程
年,卷(期) 2002,(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7-16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323.4
字数 30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1-0790.2002.08.03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素琴 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中心 241 4833 37.0 51.0
2 陈国强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129 1151 18.0 27.0
3 吴琼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44 599 14.0 23.0
4 田格 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2 7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59)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1(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羟基丁酸酯(PHB)
二维傅里叶红外光谱(2D FTIR)
预熔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