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远期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研究PTcA和药物治疗干预的作用.方法:对入选冠心病患者进行信访,采用COX回归模型对主要临床终点(包括心源性死亡、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以上事件复合终点)进行多因素分析,治疗干预作为其中一个因素加以研究.结果:入选295例患者,药物组165例,介入组130例,平均随访2.9年.其中死亡11例,再发心梗18例,再次血运重建36例,复合终点出现共51例.PTCA和药物治疗对主要临床终点发生的影响统计意义检验P值大于0.05.心绞痛分级与心源性死亡相关(P=0.034);病变血管支数、侧支情况与再次心梗发生相关(P=0.03l和P=0007),也与复合终点发生相关(P=0.022和P=0.022);余变量P值均大干0.05.结论: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药物和PTCA治疗干预对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以上事件复合终点)发生影响无统计意义上的差别.病变血管支数、侧支循环情况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相关.
推荐文章
稳定型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
冠心病,稳定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预后
冠心病病人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中青年
冠心病
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
护理干预
不同治疗方案对稳定性冠心病三支病变病人临床预后的影响
稳定性冠心病
三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临床预后
冠心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凝血酶原片段1+2
D-二聚体
Gensini评分
冠心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治疗方法干预冠心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临床试验 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年,卷(期) 2002,(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31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6358.2002.01.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迺绳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11 95 3.0 9.0
2 朱文青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44 149 6.0 10.0
3 林瑾仪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10 26 3.0 5.0
4 魏盟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 2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临床试验
稳定型心绞痛
药物治疗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临床医学
双月刊
1008-6358
31-1794/R
大16开
上海市医学院路136号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
4-636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7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306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