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采用24h pH动态监测技术观察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手术前后胃食管pH变化规律.方法对28例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及21例正常儿行胃食管24h pH动态监测.结果患儿组术前酸性胃食管反流指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占57.1%.术后3、7 d复检时,酸性反流指标明显降低,十二指肠胃反流指标增高,64.2%术后显示十二指肠胃反流和混合性胃食管反流,术后1个月复检时胃食管反流指标明显降低.结论肥厚性幽门狭窄术前以酸性胃食管反流为主,术后则以十二指肠胃反流和混合性反流为主.随着术后幽门管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反流可逐渐改善.
推荐文章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影像诊断比较
高频超声
X线造影
幽门肥厚
幽门狭窄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超声诊断标准探讨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超声诊断
超声测量值
超声评分
超声和钡剂造影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幽门狭窄,肥厚性
括约肌切开术,内窥镜
超声检查
钡餐
超声检查对新生患儿肥厚性幽门狭窄和幽门痉挛的鉴别诊断分析
超声
肥厚性幽门狭窄
幽门痉挛
鉴别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前后胃食管pH动态改变
来源期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幽门狭窄 氢离子浓度 胃食管反流
年,卷(期) 2002,(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
字数 195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253-3006.2002.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维林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138 536 11.0 14.0
2 王伟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117 638 12.0 21.0
3 丁毅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3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幽门狭窄
氢离子浓度
胃食管反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月刊
0253-3006
42-1158/R
大16开
武汉市胜利街155号
38-19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00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3763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