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取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光损伤后1天(D1)、3天(D3)、5天(D5)组,每组10只.D1、D3、D5组大鼠采用4178Lux照度的可见光进行12小时间歇光照射,连续3天,总计36小时,然后在正常环境中分别饲养1天、3天、5天.灌流固定,摘取眼球,制成超薄切片,应用电镜技术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染色均匀,细胞形态规整.光照后1天,光感受器外节膜盘叠状结构解离,外核层核染色质开始固缩.光照后3天,视网膜内节线粒体肿胀,空泡性变,外核层核染色质向中心聚集,呈岛状.光照后5天,视网膜光损伤达到高峰,视网膜内、外节空泡变明显增多,外核层出现细胞核碎裂,边集,光感受器细胞内线粒体空泡变,核膜皱缩,内陷.光照后各组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内核层及节细胞未见明显改变.结论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特点是光感受器的退行性变.
推荐文章
养阴行血方对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
养阴行血方
光损伤
视网膜感光细胞
疾病模型
动物
驻景丸加减方对实验性视网膜光损伤闪光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驻景丸加减方
视网膜光损伤
闪光视网膜电图
复脉饮对实验性大鼠缺血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复脉饮
视网膜超微结构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一氧化氮
蓝光致棕色挪威大鼠慢性视网膜光损伤的实验研究
视网膜色素上皮
创伤和损伤
光感受器细胞
大鼠
近交BN
氧化性应激
蓝光照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病理改变的电镜观察
来源期刊 锦州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视网膜 光损伤 超微结构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1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9.12
字数 256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424.2002.05.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学政 锦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70 694 13.0 24.0
2 李永洋 锦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9 66 5.0 8.0
3 李艳芹 锦州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 22 57 5.0 6.0
4 刘玉玲 锦州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 20 117 5.0 10.0
5 于树春 6 36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视网膜
光损伤
超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双月刊
1674-0424
21-1606/R
大16开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3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40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