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筛选具有抑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活性的中草药.方法:体外试验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动物实验采用本室自己建立的乙型肝炎树鼠句感染模型.结果:通过体外试验,从200种常用中草药中筛选出具有较明显抑制HBsA活性的5种药物,它们分别是珍珠草(叶下珠)、桑椹子、五倍子、丹参和仙茅,这5种药物可使HBsAg滴度从1∶327 68降至1∶16.进一步在树鼠句体内进行抗乙肝病毒抑制试验,仅有珍珠草和五倍子有清除HBsAg的作用.结论: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均表明珍珠草及五倍子有较强抗HBsAg作用,值得进一步作临床疗效的评价.
推荐文章
单味中草药体内外抗乙肝病毒疗效的系统评价
中草药
乙肝病毒
抗病毒
系统评价
乙肝表面抗原常用方法的结果分析
乙肝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乙肝表面抗原ELISA试剂盒检测灰区的探讨
电化学发光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家蚕蛹表达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免疫原性的研究
乙肝表面抗原中蛋白
家蚕
抗原性
注射免疫
口服免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抗乙肝表面抗原中草药的筛选(体外及树鼠句动物试验)
来源期刊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中草药 体外试验 树鼠句
年,卷(期) 2002,(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4-53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58
字数 21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930X.2002.04.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智平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51 206 7.0 11.0
2 谢志春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44 256 11.0 13.0
3 苏洁寒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8 119 4.0 10.0
4 梁大斌 3 29 2.0 3.0
5 陈玲 1 22 1.0 1.0
6 邬质彬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12 5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2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59)
二级引证文献  (116)
197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0(1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中草药
体外试验
树鼠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0X
45-1211/R
大16开
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28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95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