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补肾调经中药对着床期子宫内膜反应性中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对服用中药前后的人着床期子宫内膜组织的VEGF、VEGFR、bFGF/FGF、PDGFR-α、EGFR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的对比分析.结果:服用中药后5种因子的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率均明显增加(P<0.05~0.01),提示中药具有整体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服用补肾调经中药后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因子受体的增强为妊娠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推荐文章
围着床期子宫内膜的生化标志
子宫内膜
着床
妊娠
血管生成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作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细胞因子
血管生成
治疗
生长因子β1(TGF β1)和孕酮对着床期子宫内膜的调节作用
TGFβ
孕酮
着床期
子宫内膜
调节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肾调经方药对人着床期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肾调经 子宫内膜 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生成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6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71
字数 244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3250.2002.05.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效群 52 515 13.0 21.0
2 王介东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20 373 11.0 19.0
3 张树成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22 536 12.0 22.0
4 沈明秀 3 85 2.0 3.0
5 阚国英 3 8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200)
二级引证文献  (266)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1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1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09(2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0(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1(2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2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3(30)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4(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5(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6(2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7(2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8(2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9(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肾调经
子宫内膜
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生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月刊
1006-3250
11-3554/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80-330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29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0733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