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肠绞窄缺血术后肠管活力的变化情况及建立监测方法.方法:距回盲部5 cm处向近端结扎5 cm的回肠及系膜使之成袢状绞窄缺血,分别缺血30和60 min,然后经口灌入100μCi99mTc-DTPA(二乙撑三胺五乙酸)作功能示踪(口服耐量实验法),同时结合组织形态学的变化研究绞窄缺血肠管在恢复血供后的不同时相(30 min、1 h、2 h、3 h、6 h、10 h、16 h和24h)肠管功能和组织损伤变化的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肠道对99m Tc-DTPA的吸收稳定在5%左右.绞窄缺血时间越长,肠缺血损害程度越严重,术后肠道对99m Tc-DTPA的吸收升高得越早、越高.肠穿孔病例的腹腔液中同位素标记物升高得很明显.结论:对绞窄缺血肠管在恢复血供的同时向胃内给予少量…Tc-DTPA能够为术后肠管活力的变化情况(包括组织损伤的不同程度和肠穿孔等情况)提供一个敏感而实用的监测指标.此法可望成为监测急性肠缺血术后肠管活力变化的一种新方法.
推荐文章
小儿绞窄性肠缺血术后低氧血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绞窄性肠缺血
手术
低氧血症
肺透性指数
急性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预测模型的建立和检验
肠梗阻
预测
回归分析
疾病模型
动物
急性肠缺血的多层螺旋CT评价
肠缺血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急性肠缺血的CT诊断
肠疾病
缺血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鼠急性肠绞窄缺血术后肠管活力的变化及监测
来源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年,卷(期) 2002,(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快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7-59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65
字数 329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079.2002.05.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廷泽 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76 366 12.0 15.0
2 韦福康 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33 135 7.0 10.0
3 蒋学武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100 420 9.0 16.0
4 陈绍基 华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17 49 4.0 6.0
5 赖亚曼 汕头大学医学院图书馆 23 221 6.0 14.0
6 陈中献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小儿外科 22 67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4)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3)
2000(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旬刊
1009-3079
14-1260/R
大16开
社址: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77号;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62号,远洋国际中心D座903室
22-11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30
总下载数(次)
1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