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高校新生HBV感染状况.方法:对1999年入学新生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病毒性乙型肝炎五项血清学标志,及测定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HBsAg携带率为6.16%,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感染模式有7种,以HBsAg+HBeAg+抗-HBc阳性; HBsAg+抗-HBe+抗-HBc阳性;HBsAg+抗-HBc三种模式多见,其构成比分别为31.38%、29.79%、26.06%.HBsAg阳性者与阴性者ALT异常率分别为9.57%及0.70%,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113.07,P<0.01).结论:为预防和控制乙肝在高校的传染,在新生中应加强乙型肝炎感染的控制和预防工作.
推荐文章
桂西北地区某高校5届新生HBV感染状况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模式
预防
控制
学生
灰旱獭实验感染HBV的血清学反应
旱獭属
肝炎病毒,乙型
DNA,病毒
HBV感染常见血清学模式分析
乙型肝炎
血清学模式
HBsAg
肝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校新生HBV感染的血清学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高校 HBsAg HBV感染
年,卷(期) 2002,(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8-36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183
字数 16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507.2002.03.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祥碧 8 146 5.0 8.0
2 刘力克 四川大学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33 404 11.0 19.0
3 白雪蓉 1 4 1.0 1.0
4 何灵军 1 4 1.0 1.0
5 李慧琼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校
HBsAg
HBV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预防医学
半月刊
1003-8507
51-1365/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183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56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16156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