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验证吸入一氧化氮(NO)对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例中度以上吸入性损伤成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常规吸氧(FiO2,0.4),治疗组(n=6)吸氧(FiO2,0.4)+20 ppm NO,自7F四腔漂浮导管合股动脉分别抽取血标本,连续检测24h血气和动脉血乳酸的变化,采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研制的BG-951型NO治疗仪配制治疗气并连续监测NO和二氧化氮(NO2)气体浓度.所获数据通过InfoCard信息存入心电监护仪,自动计算氧合生理功能参数.数据采用华西医科大学PEMS统计程序包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静脉氧差(AVDO2)等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吸入NO能明显改善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氧合功能,低剂量NO吸入不会引起动脉血高铁血红蛋白(MHb)血症.作为吸入性损伤的综合治疗,吸入NO不失为一种新的改善吸入性损伤氧合功能有效的方法.
推荐文章
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与月经周期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子宫内膜
月经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与Eales病的相关研究
Eales病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发病机制
吸入一氧化氮输送与监测系统的研究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肺动脉高压
氧合度
响应时间
灵敏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吸入一氧化氮对吸入性损伤早期氧合功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广东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创伤和损伤 氧合作用
年,卷(期) 2002,(12)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34-12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6
字数 13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448.2002.12.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仲明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医学实验科 115 829 14.0 23.0
2 齐顺贞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烧伤整形研究中心 9 22 3.0 4.0
3 赵洪良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烧伤整形研究中心 1 1 1.0 1.0
4 朱玉凤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烧伤整形研究中心 4 3 1.0 1.0
5 邵世光 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省烧伤整形研究中心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一氧化氮
创伤和损伤
氧合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东医学
半月刊
1001-9448
44-1192/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46-66
196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055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440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