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京市公开举报身份"第一人"兰贵来被授予"见义勇为好市民",他"公开站出来"的勇气值得敬佩,但不少群众匿名举报的现象也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据报载,湖南省100余万元反腐举报奖金查无领主,因为举报人大都为匿名者,是不是举报人都是"捕风捉影","情况" 吃不准,所以"心虚"而匿名呢?恰恰相反,5万元以上的案件80%都是通过群众举报得以查处的.既然情况属实,举报人"隐姓埋名",无非是缺少"护身符".因为举报人由于"漏风"遭打击报复的事例屡见不鲜.
推荐文章
安全——你我的护身符
安全教育
有效控制
物理知识
预防
PSI/SI中描述符的用法浅析
传输流
电子节目指南
节目特定信息
业务信息
包标识符
描述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给张"护身符"
来源期刊 瞭望新闻周刊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匿名举报 护身符 群众举报 匿名者 "第一人" 南京市 湖南省
年,卷(期) 2002,(4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
页数 1页 分类号 D66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匿名举报
护身符
群众举报
匿名者
"第一人"
南京市
湖南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瞭望
周刊
1002-5723
11-1276/D
16开
北京市京原路8号
2-51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6403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51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