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使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对于预防脑卒中后肩半脱位发生的临床效应.方法16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预措施,治疗组增加PNF技术,利用患侧的PNF肩胛带模式和患侧的上肢运动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结果4周末共发现肩半脱位者24例,其中对照组21例,治疗组3例(P<0.0001),4周末治疗组Fugl-Meyer(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积极的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肩半脱位的发生率,在传统方法中增强PNF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推荐文章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对5km越野后肌疲劳的作用及最佳干预时机
肌疲劳
军事训练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运动损伤
干预时机
高能量激光联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脑卒中后肩痛的影响研究
脑卒中
肩痛
高能量激光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上肢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早期干预对脑卒中后肩半脱位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卒中 早期干预 肩半脱位 效应
年,卷(期) 2002,(23)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康复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2-352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41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673-8225.2002.23.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贵海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6 637 13.0 20.0
2 赵凯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6 198 8.0 13.0
3 王玉龙 69 661 12.0 23.0
4 高建国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0 54 5.0 7.0
5 吴向琼 13 239 6.0 13.0
6 乔钧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 1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卒中
早期干预
肩半脱位
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