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婴儿双歧杆菌对黑色素瘤组织是否具有靶向特性. 方法采用荷瘤鼠尾静脉推注3H-TdR标记婴儿双歧杆菌示踪分析、组织培养和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观察婴儿双歧杆菌的瘤组织靶向性. 结果瘤组织内放射性强度持续增强,正常组织放射性强度则持续减弱.组织培养显示婴儿双歧杆菌在瘤组织内富集增殖.组织切片显示瘤组织内大量革兰氏染色阳性条杆状紫蓝色深染区,而正常组织中却无.结论婴儿双歧杆菌对黑色素瘤具有较好的靶向性.
推荐文章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5-FC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瘤的抑瘤实验
婴儿双歧杆菌
胞嘧啶脱氨酶
5-氟胞嘧啶
基因治疗
厌氧菌介导的肿瘤靶向自杀基因系统对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杀伤作用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
胞嘧啶脱氨酶
肿瘤基因治疗
靶向性
富硒长双歧杆菌总蛋白对黑色素瘤细胞活性研究
富硒长双歧杆菌
黑色素瘤细胞
抑制作用
婴儿双歧杆菌介导的CD和UPRT联合5-FC基因疗法对黑色素瘤的体外治疗实验研究
婴儿双歧杆菌
尿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
胞嘧啶脱氨酶
基因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婴儿双歧杆菌对小鼠黑色素瘤模型肿瘤组织的靶向性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婴儿双歧杆菌 黑色素瘤 靶向性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5-4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0.54
字数 416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173X.2003.03.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静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172 1023 15.0 27.0
2 王树人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108 835 14.0 23.0
3 张敏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同位素室 180 1058 18.0 27.0
4 吴瑜 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4 41 2.0 4.0
5 易成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 59 331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56)
二级引证文献  (123)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2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09(2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0(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3)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双歧杆菌
黑色素瘤
靶向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双月刊
1672-173X
51-1644/R
大16开
成都市人民南路三段17号
62-72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9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55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