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历史时期至今黄土高原河道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其核心地带——泾洛上游的陇东和陕北,以及泾洛下游关中,是黄土高原河道变迁的代表。本文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的长城、宫殿、河渠等遗迹,并结合实际考察,探求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泾洛河道变迁的过程。6世纪以前泾洛两河上游在黄土高原以下切为主。下游在渭河平原上,易摆动侵蚀。受渭水以及两河自身的摆动迁移的影响,泾水和洛水入渭口不断变迁。受郑国渠、六辅渠等渠道影响,关中北山冶峪、清峪、浊峪诸水出山后一度沿渠道走向流经。
推荐文章
近一世纪黄土高原区植物气孔密度变化规律
气孔密度
C3植物
黄土高原
变化规律
气候环境
黄土高原流域水沙变化研究进展
径流输沙
时空变异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驱动机制
黄土高原的第四纪环境与水土保持研究
黄土高原
第四纪环境
地壳运动
区域分异
水土流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6世纪以前黄土高原泾洛流域河道变迁
来源期刊 暨南史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泾洛河道 下切 摆动 6世纪以前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8
页数 9页 分类号 K928.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元林 暨南大学历史系 112 422 11.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泾洛河道
下切
摆动
6世纪以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暨南史学
半年刊
16开
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中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1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8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