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表明,闽西-赣南地区存在一个后碰撞造山的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250km,宽约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的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经历过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化过程。第一期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近S—N向的水平挤压,推测和后碰撞造山期的区域构造背景有关;第二期从早侏罗世晚期开始,由原先S—N向的水平挤压转变到S—N向的垂向挤压、近E—W向水平伸展,揭示出本区裂谷盆地的深部原因;第三期为区域规模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SE—NW方向挤压,推测与太平洋板块的远程效应有关;第四期为晚白垩世开始的近E—W向挤压、W—N向伸展,对应于发育在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强烈伸展断陷盆地作用。中侏罗世强烈的拉张-断陷作用导致盆区大量双峰式火山岩的喷发,其基性端员玄武岩的锆石溶解U—Pb年龄为170±1Ma,酸性端员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9Ma~165±2Ma。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流纹岩具有高的SiO2、Al2O3、K2O含量,ANKC值>1.1;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高,铕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富集Rb、Th,贫化Ba、Ti、P、bib、Zr等特点,属富钾过铝火山岩类。与之共生的玄武岩则以富硅贫碱为特征,轻稀土轻度富集,铕异常不明显;弱富集Rb、Ba、Th、Ce,贫Nb、Zr、Y,配分样式呈上凸型,属拉斑系列玄武岩类。反映一种后造山的陆内裂谷环境。闽西-赣南地区盆山格局的形成经历过多期地球动力学演化:前中生代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域的基底阶段,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的陆相磨拉石前陆盆地阶段,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的裂谷盆地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太平洋构造域对本区的置换和改造阶段,包括早期的火
推荐文章
珠江口盆地中新生代主要断裂特征和动力背景分析
断裂
地质构造
地球物理
珠江口盆地
南海
中国东南部中-新生代地球动力学背景若干问题的探讨
地幔性质
岩石圈减薄
地壳拉张
构造背景
中国东南部
南海北缘新生代盆地沉积与构造演化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南海扩张
充填序列
构造演化
新生代
南海北缘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沉积转移及其动力学意义
柴达木盆地
新生代
沉积迁移
区域应力场
动力学机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华南中、新生代盆地地球动力学背景
来源期刊 华南铀矿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地球动力学背景 新生代盆地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学演化 火山-岩浆活动 早侏罗世 华南 区域构造背景 中国东部地区 双峰式火山岩 中侏罗世早期 赣南地区 水平挤压 晚三叠世 裂谷盆地 断陷盆地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7
页数 17页 分类号 P618.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球动力学背景
新生代盆地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学演化
火山-岩浆活动
早侏罗世
华南
区域构造背景
中国东部地区
双峰式火山岩
中侏罗世早期
赣南地区
水平挤压
晚三叠世
裂谷盆地
断陷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南铀矿地质
季刊
广东省韶关市63号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5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