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焦痂切除对大面积烧伤早期患者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凝血酶原片段1+2(F1+2)、纤维蛋白肽A(FPA)、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抗凝血酶-Ⅲ抗原(AT:Ag)、蛋白C抗原(PC:Ag);采用CA-7000血液凝固仪测定抗凝血酶活性(AT:A)、蛋白C活性(PC:A).结果患者组F1+2、FPA、SFM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组AT、PC水平及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患者组中,非早期焦痂切除组F1+2、FPA、SFMC水平均显著高于早期焦痂切除组(P<0.01).而且,非早期焦痂切除组的AT、PC水平及活性均显著低于早期焦痂切除组(P<0.01).结论大面积烧伤早期时,由于组织和血管内皮的严重损伤导致凝血、抗凝血系统间平衡机制的破坏,造成严重的高凝状态,这种强烈的血栓形成倾向进一步损伤组织并使创伤加剧.焦痴切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并减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对避免血栓形成或DIC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推荐文章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
烧伤
大面积
创面
大面积烧伤的观察与护理
烧伤
休克
吸入性损伤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焦痂切除对大面积烧伤早期凝血、抗凝血系统功能状态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 焦痂切除 凝血 抗凝血
年,卷(期) 2003,(10)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5-69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4
字数 13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j.issn:1671-0282.2003.10.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群 天津市第四医院烧伤科 101 546 11.0 18.0
2 门剑龙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科 99 671 14.0 21.0
3 赵永健 天津市第四医院烧伤科 39 161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面积烧伤
焦痂切除
凝血
抗凝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月刊
1671-0282
11-4656/R
大16开
杭州市解放路88号
32-41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1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680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