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属煤系地层,沉积厚度大,烃源丰富,储层发育,圈闭多,保存条件良好,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成藏条件,是四川盆地内重要的天然气勘探接替领域.天然气成藏主要控制因素为:一是储渗条件较好的储层;二是规模较大、形成较早的古隆起背景上的古圈闭;三是运移通道的发育.根据天然气的成藏机理、成藏特征和构造位置等因素综合分析,建立了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模式,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即山前型、凹陷型和隆起型.天然气勘探有利区带为:龙门山推覆体前缘断褶构造带、米仓山前缘断褶构造带、梓潼凹陷、川西-川中斜坡带、川中北部构造带和川中南部构造带.
推荐文章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勘探新突破的意义及有利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
双探1井
风险勘探
中二叠世
天然气勘探
突破
有利区带
烃源条件
白云岩
储集层
安县运动对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地层划分对比与油气勘探的意义
安县运动
四川盆地
中西部
晚三叠世
侵蚀面
划分对比
地层尖灭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天然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
中二叠世
栖霞组
茅口组
白云岩
储集层
烃源岩
岩溶储层
气藏特征
天然气富集规律
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方向
四川盆地
中三叠世
勘探方向
风化壳
储集层特征
岩相古地理
气藏类型
颗粒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天然气有利勘探区带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西部 上三叠统 天然气 成藏模式 有利区带
年,卷(期) 2003,(z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3.z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耀华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6 205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56)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1(2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2(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0)
2013(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4(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8(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四川盆地
中西部
上三叠统
天然气
成藏模式
有利区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