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包括东海盆地在内的中国东部大陆边缘盆地具有"内张外挤"的双带构造性质,裂陷内带不断由陆向洋扩张离散,从而形成了2个不同时代的裂陷带,即晚白垩世-古新世裂陷带和始新世裂陷带.西湖凹陷是位于始新世裂陷带内的继承性凹陷,具有优越的生烃条件和一批大、中型构造,具备形成大气田的条件,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区域性盖层,以及晚期断层强烈活动造成油气散失,限制了大气田的形成,其勘探工作应以寻找富集断块为重点,要"着眼构造、着手断块、探索岩性".丽水凹陷是位于晚白垩世-古新世裂陷带内的间断型凹陷,其含气前景存在两大风险,即大规模的削蚀破坏和CO2的存在;灵峰潜山披覆构造带和东次凹西坡的潜山超覆带是该凹陷优先勘探的地区.
推荐文章
莺歌海盆地输导系统及天然气主运移方向
莺歌海盆地
天然气
油气运移
运移方式
底辟构造带
输导系统
勘探区
莺歌海盆地断裂活动与地质灾害分析
活动断裂
地质灾害类型
莺歌海盆地
中条山主要铜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铜矿床
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底辟优势聚集规律及勘探意义
莺歌海盆地
天然气
底辟优势聚集规律
勘探意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海盆地主要地质特点及找气方向
来源期刊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东海盆地 构造性质 裂陷带 找气方向 地质风险 西湖凹陷 丽水凹陷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3,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96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斯忠 2 5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220)
二级引证文献  (36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9(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4(3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15(4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6(2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8(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4)
2019(4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20(5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海盆地
构造性质
裂陷带
找气方向
地质风险
西湖凹陷
丽水凹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双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2746
论文1v1指导